首页 > 急救 > 其他野外急救

出行晕车晕船怎么办

2007-11-28 01:49:00《家庭医学》

  春节长假期间,是旅游、探亲访友的好时节。但是许多人乘船、乘火车或者乘飞机,会晕船、晕车、晕机。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晕动症。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交通工具的振动,使自律神经失调,内耳的淋巴循环受到影响,导致平衡感觉障碍,因而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和出虚汗等不适症状。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晕动症呢?

  先谈一下有关预防的问题:

  1. 抗晕锻炼:经常晕车的人平时可做一些抗晕锻炼,如练滚轮、坐轮椅、走浪桥、荡秋千等,以提高自己的耐受性。

  2. 放松精神: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要紧张,不要总想着会出现晕动症,可不时与人聊天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3. 睡眠充足:旅行前要有足够的睡眠,只有精神好才能提高机体对运动刺激的对抗能力。

  4. 固定头部:头部适当固定,避免过度摇摆。不要看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不看书报,不玩扑克,最好闭目养神或睡眠。

  5. 空气流通:最好坐于靠窗且与行驶方向一致的正向座位,以呼吸新鲜流动的空气。

  6. 不宜过饥、过饱:乘坐交通工具前不宜过饥也不宜过饱,可吃七八分饱。不宜吃高蛋白、高脂肪等不易消化的油腻食物。

  7. 服药预防:可在搭乘交通工具出发前30分钟,预先服用1~2片晕海宁或乘晕宁等药物预防。

  8. 民间预防方法:将鲜姜切片,装于小塑料袋内随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时随时放于鼻下闻。将鲜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鼻孔挤汁。乘车前5~10分钟,饮一杯加有几滴食醋的温开水。吃饭时佐以可口咸菜。乘车时嚼口香糖,嘴巴经常开合以减低内耳压力等。

  万一出现了晕动症又该如何来治疗呢?

  1. 穴位按摩:适用于长短途旅行中有座位的旅游者。

  (1)筑宾穴:位于足部胫骨内侧,从内脚踝向上约5个指幅处。可在乘坐交通工具前用拇指反复按压,本穴是预防晕动病的特效穴位。

  (2)百会穴: 位于头顶连接两耳直线与眉间中心直线的交点处。左右拇指按压此穴,能抑制晕动时的心绪不宁。

  (3)天柱穴:位于后颈部发际的两条粗肌肉外侧的凹陷处。双手拇指抵压此穴,也可抑制心神不宁及其他不适症状。

  (4)窍阴穴:位于头侧部两耳后方,挺直上半身,用力按压左右穴,对改善晕动症状很有效。

  2. 急救治疗:

  (1)迅速将病人放置于空气流通的地方。

  (2)平卧休息,闭目或凝视交通工具内一固定物体,减少头部晃动。

1/2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